货币发展史是一部民族文化的浓缩史。中国书法艺术源远流长。中国历代钱币上的各类刻铸文字,不少是历代帝王和书法家技艺的荟萃,这些各体兼备、风格各异的文字展示着中华民族悠久而独特的书法艺术。
春秋战国时期,市场流通的刀币、铲币、圆币等刻有大篆体文字。当时文字繁简不同,字体多变,总的说来字体笔画较为复杂,钱币上字无定法,书无定势,反映出书法的早期形态,呈现出书体的原始美。其中又以华美的齐刀尤为杰出。先秦时期的金文也有古朴苍劲之感。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实行“书同文”政策,对大、中篆字体进一步减化,称为小篆。秦统一货币后,用取意于天圆地方的圆形方孔钱。铸书体为小篆的“半两”钱圆形方孔成为后世铸币的规范模式。从秦国铸造的大环钱“第一重四两”、“第五重四两”、“第十一”、“半两”等秦钱币中可见小篆风采:笔画均匀的曲线长形,书体体态修长,体现一种独特的结构美;其运笔的轻重、虚实、强弱、转折、顿挫,体现了线条的韵律。通用篆书写的“半两”钱,系李斯所书,字体雄伟挺秀,稳重刚劲,也开创了名人书写钱文的先河。
西汉末年(公元7年),新朝王莽时期铸造的钱币分六大类别,造型美观、材质优良、钱文考究。其篆体文字书体舒展雅致,上密下疏,字型狭长,收笔尖锐,末尾或尖如悬针,或圆如垂落,在书法上具有多样变化的美感,后人称这种字体为“悬针篆”。“货泉”是当时发行量最大的钱币,其文字风格即为“悬针篆”。“悬针垂露”为书法术语,指竖画的两种形体。下端出锋如针之悬的叫“悬针”,不出锋其圆如滴露之垂的称“垂露”。“货泉”采用“悬针篆”,字体线条纤细秀美,刚柔相济,端锋如针。这种细小的篆字用毛笔书写已属不易,刻在钱范(铸钱的模子)上,其书写、篆刻非一般功力所能为之。莽钱多为精品,备受藏币者青睐。这一时期铸造的“金错刀”——“一刀平五千”大钱,不仅钱文美,而且工艺高超,形状奇特,为钱币珍宝,不少文人雅士也为金错刀大钱留下过许多赞美之词。孟浩然诗曰:“尔持金错刀,不入鹅眼贯”;张平子曾吟:“美人赐我金错刀,何以报之英琼瑶”。
从先秦的大篆到秦汉时期的小篆,各时期的篆书都有一定的变化。其后,隶书、草书、真(楷)书、行草出现,这些文字都真实地记录在古币上,形象地展现了当时书法艺术的发展。汉以后,钱文主要以真(楷)书或行书为主。
唐代推崇真(楷)书,钱文上也是如此。唐高祖武德四年铸造并通行的“开元通宝”统一币制后,篆书体钱币退出历史舞台。“开元通宝”成为后世“通宝”、“元宝”钱的起源,影响深远。其钱文是大书法家欧阳询的手迹,楷中含有隶意,端庄古朴,法度严整,与《九成宫醴泉铭》等碑刻自成一体,被《唐书》赞为“精严有法”,对后世书法影响巨大。唐中期肃宗时铸“乾元重宝”,这是历史上首次出现的“重宝”钱。
钱文书法艺术创作最为发达的是两宋时期。北宋钱文上,真(楷)、草、隶、篆、行、瘦金等几乎无体不备。宋代是钱文书法发展的巅峰。宋代许多皇帝亲自题写钱文,称“御书体”。由皇帝亲笔所写币文的钱币称为“御书钱”,北宋钱文多为“御书”。“淳化元宝”、“至道元宝”的年号钱,均兼真(楷)书、行书、草书三种书体,为宋太宗所写。现已无从可见宋太宗赵光义和宋真宗赵恒的纸本手迹,但从钱文上看,这两位皇帝都精通真(楷)书、行书和草书,在书法艺术上达到较高的境界。宋代“御书体”以徽宗赵佶书写钱文最为绝伦。其书体结构疏朗端正,下笔尖而重,行笔细而劲,撇捺出笔锋而利,横竖收笔顿而挺,行文精悍瘦硬,只余筋骨,故称瘦金体,亦称铁线书。“崇宁通宝”、“大观通宝”均为赵佶亲书。从“大观通宝”折一、折二、折三、折五、折十及特大型钱文来看,诚为历代方孔圆钱中铸工精良、钱文优美的古钱。钱币上的御书笔法既有褚遂良的纤劲秀媚、细骨丰肌的特征,又具薛稷的疏朗挺劲、傲骨润达,笔法轻快利落,点画有斩钉截铁之感。因此,“大观通宝”不仅为历代钱币收藏家所珍重,许多书法家也将它作为宋徽宗御笔真迹加以临摹、研究。宋代钱币还以在同种钱币上撰写两种或多种不同书体的钱文著称,世称“对品钱”,篆、隶、真(楷)、行、草汇集于同一种钱币上,钱币与书法艺术的结合达到了极致。宋代钱币几乎每一种都有不同字体的版别,如“元丰通宝”有篆、行、草三体。
宋代以后,钱币上的书法基本上以真(楷)书为主。至清代,钱币上的文字汉文与满文并用,一面是汉字,另一面为满文。清道光年间,因白银广泛流通,纸币大量使用,圆形方孔钱逐渐衰落,钱币的书法艺术亦不为人所看重。至咸丰年间,钱币书法略有起色,如大钱“咸丰元宝”系书法名家戴熙所书,但也不过是昙花一现。清末,随着机制钱币的使用,传统的铸币技术被终止,圆形方孔钱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
一些少数民族政权,如辽、西夏、金等也不乏钱文书法上乘之品,如“泰和通宝”、“正隆元宝”等堪称精品。元代八思巴文(蒙古文)钱,如“大元通宝”则展现了高超的书法艺术。
责编:彭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