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书教论坛 > 正文

书法是中国艺术的最高代表

出处:中国教育报  发布时间:2014-07-14 10:13:05  

    方块汉字是中国人伟大的创造和发明,是先民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文化的根,也是人类发展史上一个了不起的奇迹。它不仅传承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而且为中华民族的统一作出了历史性的巨大贡献。汉字体现了中国人特有的认知特点和思维方式,具有独特的教育功能。它是多维的,不是平面的;它形象、简洁,内涵极其丰富。

    在世界上数千种文字中,汉字书法是一门独特的艺术。书法是关于汉字书写的一门学问,它要求写字符合传统形成的法度。书法材料虽然只是白纸黑墨,但正是这黑白二色象征着天地宇宙大色。又因为书法工具的毛笔是软的,其所表现的线条就能够显现出刚劲、流畅、迅捷、舒缓、雄壮、优雅、自然、洒脱等无穷的变化。

    汉字文化与书法是紧密相联的。正是书法,使汉字文化产生了极具魅力的神采和生机。欧阳中石先生说得好:“作字行文,文以载道。以书焕彩,赋以生机。”在中国文化的历史长河中,书法艺术成为特别璀璨的一颗明珠,被公认为中国艺术的最高代表。唐代张怀瓘在《文字论》中说:“文则数言乃成其意,书则一字已见其心。”书法可以表现人格、思想、感情。现代书法家沈尹默先生说:“世人公认,中国书法是最高艺术,就是因为它能显出惊人的奇迹。无色而具有图画之灿烂,无声而具有音乐之和谐,引人欣赏,心畅神怡。”美国学者福开森认为,中国一切艺术都是中国书法的延伸。如果没有书法艺术,我们的传统文化一定会失去很多颜色。

    汉字和汉字书法极简单又极复杂,不仅富含艺术美,包含了中国艺术的一切元素,而且蕴含着深刻的美学原理和哲学思想。熊秉明先生说:“中国文化的核心是哲学,书法是中国文化核心之核心。”汉字和书法讲求和而不同,违而不犯,计白当黑,刚柔相济,以少胜多,追求虚实、方圆、顺逆、正反、疏密、枯润、燥湿、分合、动静、收放、提按等的恰当结合。古人把好的书法比作悬针垂露、鸿飞兽骇、鸾舞蛇惊、绝岸颓峰、临危据槁,重如崩云,轻如蝉翼,导之则泉注,顿之则山安,似初月之出天涯,犹众星之列河汉等。

    中国人历来讲究书品人品统一。历史上流传下来的经典书法作品都是二者的完美结合。古代著名书法家们的爱国情操、民族气节、高尚品格、艺追超绝的事迹彪炳千秋。当然,秦桧、蔡京的字都挺好,但人品为人所不耻。

    书法艺术不仅为历代中国人所钟爱,在世界上也越来越受到重视。1998年在世界艺术之都巴黎举办的现代中国书法艺术大展上,法国前总统希拉克郑重写下一段话:在中国,书法乃艺中之艺,祖祖辈辈一直是一个民族的记忆。这种艺术表现形式在我们画与书极少融合的西方文化中,尚鲜为人知。它既使人惊诧,也使人着迷。印度前总理尼赫鲁曾对他女儿说:“世界上有一个伟大的国家,她的每一个字,都是一首优美的诗,一幅美丽的画,你要好好学习。我说的这个国家就是中国。”

    书法艺术是中国人的精神寄托。有学者说,人生应当有三种境界:底层是生活或吃饭境界,中间是艺术境界,最上层是天地境界。艺术包括写字作画等,有人性修复功能,可以使人摆脱一些物欲的侵扰,精神有追求,生活诗意化。人吃饱饭了,应该更多地追求艺术境界,使人性得以恢复和升华。如果艺术境界消失了,会导致最高一层天地境界消失,出现人性和人心生态平衡危机。

    有人认为,鸦片战争100多年来,中国基本上完成了“西化”,中国自己的传统包括书法、中医、戏剧、武术等,研习者越来越少。他的结论是,这“只能说明我们祖宗的东西大都是落后的”。这是多么浅薄而且可怜的崇洋媚外、数典忘祖的表现。

    不过我们也不能不注意到,当国家逐渐富裕起来的时候,一些国人的文化素养正在出现危机,精神感官已麻木不仁。在许多地方都可以看到,大街小巷的网吧座无虚席,不少青少年沉溺于网络如痴如醉,麻将桌旁的搓麻声此起彼伏通宵达旦,而传统文化知识之少和感情之薄让人可怜。很多人对历史悠久的书法文化的欣赏兴趣逐渐淡漠,鉴赏水平日趋低下。

    当然,今天有些人也在玩书法,却偏离了传统,渗透了功利气息。古人把书法看成是具有本体意义的生命存在,强调文化和书法并行不悖,强调书法是人性修为的根基,所以书法精到、典雅。今人却尚俗,只重视玩弄技法。许多书法作品充斥着浮躁之风,商业味太浓,俗气太浓,书卷气太少,注重装饰性,缺乏内涵,少见雅致。社会评价重官品,不重书品。有的“任笔为体,聚墨成型”,还狂傲自大,认为自己高于古人。

    有学者提出一个见解:衡量一个国家的强盛程度,有三种资本:文化与灵魂,金融与经济,科技与知识。第一资本是第二、第三资本发展的基础和发展的动力。一个国家第二、第三资本不强大,一打就垮。如果第一资本不强大,则不打就垮。建设文化强国,必须建立在自身文化传统的基础上。

    对待书法的态度就是对待母语的态度,直接关系到对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教育。苏联吉尔吉斯民族作家钦吉斯·艾特玛托夫说:“民族的不朽就表现在它的语言上……一个民族的语言是奇迹,是广义的财富。”“母语的神奇魔力是不可解释的!只有从童年起就掌握和理解母语,才能使心灵装满由人民的经验而诞生的诗篇,才能使人的自豪感永不衰竭,并从先辈语言的丰富多彩的含义和节奏中,得到美的享受。”漠视写字和书法教育,也是漠视母语的一种表现。(郭振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