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书教论坛 > 正文

习近平看望少年儿童:书法课必须坚持

出处:新华网、爱书法网  发布时间:2014-07-03 16:27:44  

                

(习总书记六一儿童节前一天和小朋友们在一起)

 

    总书记:“这种传承是真正的中华基因”
    墨韵堂里,孩子们正练毛笔字。“中国梦”“与人为善”……总书记一一欣赏。他说,中国字是中国文化传承的标志。殷墟甲骨文距离现在3000多年,3000多年来,汉字结构没有变,这种传承是真正的中华基因。书法课必须坚持。

    习近平:“精忠报国”是我一生的目标
    看到孩子们写的“精忠报国”,习近平有感而发。他表示,我从小就受这4个字影响,四五岁时妈妈买了小人书,给我讲“精忠报国、岳母刺字”的故事,我说“刺字不疼啊?”妈妈说,虽然疼,但岳飞会始终铭记在心。我记到现在。精忠报国,是我一生的目标。
    习近平:“还是你们来点这一笔吧”
    书法老师请总书记为“中国梦”点上最后一笔。习近平对孩子们说,中国梦要靠你们来实现。第一个“一百年”时,今天十岁的孩子十六七岁;到第二个“一百年”时,现在的孩子四五十岁,正逢其时。“两个一百年”要靠你们接力奋斗,还是你们来点这一笔吧。

 

“中国梦”要从娃娃抓起,要从中国书法抓起!
——观习总书记儿童节期间观看少儿书法和讲话的新闻想起

                                                                         文 / 黄仁龙

 

    “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映射出一个民族的历史、思想和风俗习惯。而作为四大文明古国的中国有着绵延5000多年的历史,它的传统文化更是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可惜的是,它那历经千年而不衰的生命力到了近代乃至现代却遭受了空前的枯竭,传统文化这个概念在年轻人的脑中是愈发的模糊。我个人认为复兴传统文化最重要的是在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心里埋下一颗热爱传统文化的种子,并让之生根发芽。任何绚丽光彩的表面功夫都抵不上一份热爱传统文化的心意。”

    近日读《人民网》,看到《习近平过六一》的专题报道,其中有一个亮点,哪就是总书记在海淀区墨韵堂里看到孩子们的书法和看到孩子们正练毛笔字时说:“这种传承是真正的中华基因”。孩子们的书法有“中国梦”、“与人为善”、“精忠报国”等等作品,总书记一一欣赏。他说,中国字是中国文化传承的标志,殷墟甲骨文距离现在3000多年,数千年来,汉字结构没有变,这种传承是真正的中华基因,书法课必须坚持。
    随着教育部的中国书法走进中、小学校,承传中国古文化、古文明的线索逐步明朗,中国书法是中国人固有的特色和文化基因,必须坚持。一个大国,必须有自已的大国文化,对自已的传统文化要有敬畏之心,反之,没有文化的巨人就没有巨人般强大的国家。
    联想到今年3月21日上午,彭丽媛陪同美国总统奥巴马夫人米歇尔在北师大二附中听课,应学生邀请彭丽媛写书法“厚德载物”,并送米歇尔,一时传为佳话。中国传统文化,逐步以自己独特的文化原素影响世界。
    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映射出一个民族的历史、思想和风俗习惯。而作为四大文明古国的中国有着绵延5000多年的历史,它的传统文化更是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可惜的是,它那历经千年而不衰的生命力到了近代乃至现代却遭受了空前的枯竭,传统文化这个概念在年轻人的脑中是愈发的模糊。我个人认为复兴传统文化最重要的是在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心里埋下一颗热爱传统文化的种子,并让之生根发芽。任何绚丽光彩的表面功夫都抵不上一份热爱传统文化的心意。
    鲁迅先生说过:“日本人是有很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的。”在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这方面,日本人确实是我们的楷模,尤其是在对传统文化的“敬畏之心”这方面。讽刺的是,我们中华传统文化却是日本传统文化的开山鼻祖。他们的书法艺术、茶道、传统节日都来源于我们中国,而他们却能完好的保留这些传统文化,并不断将之发扬光大。
    我们常常说,孩子是祖国的花朵、祖国的未来,智利诗人加布里拉•米斯特曾说过:我们需要的很多东西都可以等待,但孩子需要的东西不能等待。他的骨骼正在成型,他的血液正在生长,他的心灵正在发展。我们不能对他说明天,他的名字就叫今天。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让孩子们成为合格的有文化的接班人,这是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事。

 

2014年6月3日于北京豆各庄

(作者:黄仁龙,中国书协会员、贵州省书协主席团成员、隶书创作委员会副主任、黔南州书协主席。)

 

 

 

(彭丽媛在教米歇尔拿毛笔)

 

书法大时代,已经开始了!

                                                                               文/李志宏

 

    改革开放以来,中央出台了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一系列政策,从十六大提出“文化体制改革”的任务,到十七大将“文化软实力”写入大会报告;从十七届六中全会首次从完整意义上制定“文化强国战略”,到十八大报告再度强调“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关键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党对文化建设规律的认识越来越全面,越来越深刻。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进一步倡导大力弘扬中国传统优秀文化,作为世界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书法,正以其悠久的历史,丰富的艺术表现形式和深厚的民族文化传统,在当下日益凸现它的社会意义,从2013年到现在,书法开始走向多元化的发展方向,这其中既有政府的推动,媒体的支持,还有书法协会的努力,纪录片《书法五千年》的上映,送给韩国美女总统朴谨惠的国礼——书法,2014年“年会期间”委员对于书法教育的呼吁,米歇尔学写书法,让人感受到书法已经逐渐脱离了圈子里的留恋和自大,人们开始以广视觉,大范围的眼光来看待这种传统艺术,其社会意义正进一步得到认可。书法开始在政治,外交,经济还有文化建设等领域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曾来德先生曾提出“盛世大书法”的观点,他认为书法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美学精神,同时也是中国文化自信的一种体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文化建设,一方面在于吸收了外来文明的优秀成果,另一方面则在于弘扬本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但从书法艺术性和文化性来说,书法是以汉字为载体的艺术,在高科技发展的今天,我们习惯敲打键盘,提笔忘字的想象屡见不鲜,中国书法缺失了当代文化的立场,和当代人的生存环境失去了关联,退居为一个艺术门类,书法作品的文化价值在展览泛滥的当代,显然备受歧视,职业书法家的大量涌现,领导书家的频繁走穴卖字,这些都不是书法大繁荣的表现。任何一个时代,一种艺术门类能否被发扬光大,最终还是来源于国家领导人的支持,比如唐太宗,宋徽宗和乾隆皇帝,都以帝王的身份参与书法艺术,充当了传承和发展的重要角色。2014年5月30日上午,习近平主席在北京市海淀区民族小学,他表示:“书法是中华文化瑰宝,包含着很多精气神的东西,一定要传承和发扬好。”这国家领导人对于书法发出来的时代强音。
   “两会期间”,也有不少委员对于书法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中国书协副主席苏士树在“两会”提出:“写好中国字,做好中国人”,这是针对当下一些教育提出的,中国的中小学教育,似乎有些媚外崇洋,很多家长从小就让孩子学习英语,却不支持孩子背诵唐诗,写毛笔字,在很多人看来,这是老土而无用的。中国的民办教育有着众多外国语学校,林立于各个城市,国学学堂则一直为招生而烦恼,特别是进十年的出国留学热,出国定居热潮等等,这种现象,足见中国人对于本土的文化充分的不自信,书法也面临着这样的问题。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官方的协会也在作出应有的努力,把书法艺术与现代传播技术有机结合,确立了中国书法的现代形象,彰显出中国书法的文化魅力。院校教育的普及,民间书法团体的探索,展览和论坛的交流不断,书法再在全社会营造良好的氛围,这是每一个书法引以为自豪的。
   

责编:彭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