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青少年汉字书写教育刻不容缓”、“加强青少年汉字书写教育不容迟疑”、“中小学校开设书法课程迫在眉睫”……从2009年至今,书法家出身的苏士澍,在全国两会上的呼吁几乎都围绕“汉字”、“书法”、“文化”等关键词展开。欣慰的是,在苏士澍及多位全国政协委员的多次呼吁下,全国中小学书法进课堂在2012年9月1日变成现实。今年年初,教育部又发布了《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将书法教育纳入中小学教学体系。(11月20日人民政协网)
作为传承中华文明的主要载体,汉字可谓居功至伟。在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唯有古代中国文明得以不间断延续至今,作为文明承载主体的汉字无疑发挥了主要作用。一直以来,汉字手写似乎是天经地义的事情。然而,随着时代变迁和科技发展,尤其是计算机技术崛起之后,汉字书写的方式逐渐多元化,键盘打字某种程度上逐渐代替了手写,因而“提笔忘字”正成为我们不得不面对的尴尬。不知不觉中,对汉字的忽视已开始损及其文化命脉。
忽视汉字文化而导致“伤及文化命脉”的说法看似危言耸听,但却真切反映当前漠视汉字及汉字文化艺术而导致的不利局面。汉字不仅是传承文明的载体,其本身就体现为一种文明。“六书”从不同侧面昭显古人对天地万物从认识到摹写的文化心迹,汉字形态变迁过程则蕴涵了华夏文明碰撞、交流、融合等嬗变的历程。基于汉字的书法创作,则是对文明底蕴的艺术激扬。或飘逸俊朗,或厚重古拙,或端庄大方,或跳脱活泼,书法艺术已超越了汉字作为文化传播载体的基本特质,进而升华成为一种人文之美。
平心而论,当前对汉字的读、写、用等方面都存在一些问题。就拿央视“汉字听写大赛”来讲,一些本来熟悉的汉字,却突然笔下卡壳,单单“癞蛤蟆”三个字就难倒不少“英雄好汉”,更遑论“沆瀣”“龃龉”“逶迤”等较为繁复的了。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会遇到一些人将“掣肘”读作“制肘”,将“拾级而上”和“拾金不昧”中的“拾”读成同一个音。经常阅读港澳台地区媒体文章的人可能有印象,其文中经常出现诸如“在在”、“播迁”、“挽毂”等古意盎然的词汇,我们理解尚有障碍。更别说应用裕如了。这也从侧面说明我们对于汉字文化的认知、理解和运用,尚有不小的提升空间。
汉字文化博大精深。即便是最简单的汉字认知书写,亦并非是各种笔画的简单组合,而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拿象形、转注、指事、会意、假借、形声“六书”来讲,任何一种汉字构成方式,都是社会经济政治发展在文化方面的映射。不论是晦涩难懂的金文、甲骨文,还是今天通用的各种字体,都有着一脉相承的历史文化血脉。汉字是音、形、义的组合体,看似简单,实则底蕴厚重。从字源的层面上讲,汉字发展过程中发生的音、形、义的嬗变,跟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密不可分。
汉字书写因书法而成为一种艺术。在硬笔书写尚不容乐观的情况下,作为书法艺术的书写方式,自然面临更多困境。从汉字书法和汉字文明生发开来,存在整体文化产业亟待突破的问题。汉字及书法作为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传承文明、凝聚民族精神方面的作用至关重要。跟书法艺术紧密联系的“文房四宝”,则是支撑汉字文明和书法艺术得以不断发展的重要物质条件,也是发展文化产业不能忽视的领域。作为一种文明形态,繁荣汉字文化,延续汉字文明血脉,以及发展文化产业,最基本的主体还是人。不论是书法教育进课堂,还是“汉字听写大赛”的火热,都应是促进文化发展繁荣的应有之义。在制度层面上,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建立健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进文化体制机制创新,不断提高文化开放水平,应该是增强文化软实力、建设文化强国的必经之路。(作者:凌国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