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书教论坛 > 正文

龙海市紫泥镇西良小学书法教育创特色 校园文化绽异彩

出处:本网原创  发布时间:2015-04-10 14:50:11  

省语委办主任陈启文(前排左二)亲临该校指导规范汉字书写教育工作

 

中国教育学会书法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国书协会员陈美祥(中)指导该校写字教育工作

 

《闽南日报》社记者朱秀敏(右一)、王俊人(右二)、范伟鸿(右三)等到该校采访书法教育工作

 

该校学生参加紫泥镇“计生杯”规范汉字书写和美术比赛现场

 


该校学生在老师指导下进行规范汉字书写练习

 

该校学生规范汉字书写优秀作业展示

 

该校师生书画展示厅一瞥 

 

该校获漳州市青少年书画展组织工作奖

 

    龙海市紫泥镇西良小学位于漳州第四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紫泥北岸篮编制技艺”发源地——西良村北岸社。目前,学校现有教师14人,6个教学班,学生184人。几年来,该校教师在龙海教育精神的感召下,安贫乐教,全身心地投入到海岛农村的教育事业。学校向来重视校园文化建设,深入发掘校本资源,坚持基础教育与艺术教育相结合,课堂教学与课外教学相结合, 学科教育与特长教育相结合,走出了一条以书法教育为特色的办学新路。


恒于探索:用校园文化浸润书法教育

    面对新课改的浪潮,如何使之取得实效、办出特色?近年来,紫泥中心小学被确定为“国家级规范汉字书写教育特色学校”的创建单位后,该校将开展写字教育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切入点,坚持“书法陶冶、特色兴校”的办学理念,积极探索,不断丰富校园文化的内涵,组建了以校长为组长的写字教育工作领导小组、校本课程开发小组。


    学校认真落实《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将写字教育列入学校工作的总体规划管理之中,做到每周一节指导课,每天一节练习课;坚持“以赛促练、以活动促发展”和“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原则,每学期两次的学生现场书画赛,每学期一次“双姿”检查验收,评选“双姿”优秀班和写字模范班;建立学生书法兴趣小组,加强书法特长生培养……不断提高达标率、优良率,其习字风尚在周边地区产生了良好的影响。


    该校按照“三化”、“四性”要求,做好校园净化、绿化、美化工作,校园环境布置体现思想性、知识性、艺术性、实用性。自然美与艺术美和谐统一:整齐成行的七里香,五颜六色的花卉,墙上学生的写字园地、优秀书法作品展示栏,教室走廊的学生书法作品“沙龙”佳作叠出,励志标语色彩缤纷,书家故事、书家作品……构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让人置身于校园之中,有如游走艺术长廊,无不受到美的熏陶、艺术的感染。


    为营造浓厚的校园写字氛围,学校积极开拓校园文化建设的新载体,给学生搭建了多个展示才华的平台:成立了西良小学小书法家协会,让写字教学活动制度化、组织化;开设小书法家活动室,让写字教学活动有空间、有阵地;投资建立一间书画作品展示厅,展示师生优秀书画作品近200幅,便于艺术交流,为特长生创造展示才华、获取成就感的机会,为后学者树立学习榜样,大大激发了他们学习书法的热情,让优秀学生与后学者在交流中互相促进,携手并进;在教室走廊悬挂了由学生创作的书法作品,班班设立了“规范汉字书写作品展示园地”,展出学生的优秀书法作品及有进步的写字作业等,为每个学生创设一个展示、交流的平台,给每个学生机会;每学期均联合社会力量举办诸如“计生杯”等校性书法展赛,评出“小书法家”等,增强学生的上进心和竞争意识。


长于思考:把第二课堂搬到“家”门口

    书法教育的目的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个性健康协调发展,培养具有书法审美和书法能力等显著特长的现代化人才。

 


    学校重视书法教学工作,把第二课堂搬到“家”门口,每天下午的写字课雷打不动,把“写字”课作为校本课程,要求二十分钟必须上足上满,按“指导—示范—练习—讲评”的步骤进行教学,提高效率,使学生养成会写字、写好字的习惯,有效地培养了良好的人文素养和学习态度。同时,在写字教育普及的基础上,狠抓对书法特长生的培养和提高,每日定点定期开展活动,使喜爱书法、细心而又耐心的孩子在活动中得到精心培养,一批批书法特长生脱颖而出,郭家龙、张泽群、郭钰雯、郭月等同学经过学校书法兴趣小组的培训后,书法水平得到了长足的进步……

    同时,该校在日常教学活动中还注重发挥本校书法特色的作用来提高活动水平。学校利用国家、全球性重大喜庆的时机在全校进行宣传教育,开展全校学生相关系列主题书法展赛,让学生在动手动脑参与、创造的过程中受到教育;结合主题班队活动适时加入书法的内容,让学生说一说、写一写;充分利用各种节日,如植树节、劳动节、教师节以及学雷锋活动月、世界无烟日等时机,让学生用书法作品、手抄报等形式进行创作、展示,既锻炼了学生的自主动手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又使各项知识教育、思想品德教育取得良好的效果。例如学校开展了“计生杯”书法展赛等系列教育活动,学生用书法形式办成学校、班级主题书法展,参与的积极性很高,全校形成了一股“书法热”,书法参与率高达90%以上。通过活动,营造了浓厚的艺术教育氛围。

 

不拘一格:构建人文情怀的育人氛围

    书法所传载的不仅仅是写字的“技巧”,更蕴含着丰富的中国文化精神。书法是“润物细无声”式的教育,巧妙地融入书法美育可以收到很好的教育效果,且书法艺术由于其自身所包含的规律与各门学科在“理”上是相通的,在内容上也是相互联系的。书法艺术之所以经久不息为世人喜爱,乃为其具有使人愉悦性情的独特功能。


    基于这种认识,西良小学坚持以人本管理为基础,充分发挥每个人的创造力,充分利用本校教育资源,积极开展校本培训,定期举行写字教研活动,在互相学习、共同探讨中提高书法艺术修养和教学水平。学校通过科研引路,扎实写字教育实验工作,做到“全员参与、全过程实施、全方位落实”:学校设有师生习字成果专栏,班班开设“规范汉字书写作品展示园地”;设立展示厅等收集优秀的师生书画作品;结合校园艺术节等突出书法重头戏,展示书法实验成果;要求每位教师切实练好“三笔字”;建立书画教学活动室,为师生开展写字教学教研提供阵地……学校已拥有一支强有力的写字教师队伍,如林立红老师现为漳州市美术教学研究会会员,写字教学论文发表于《漳州美术教育》刊物……


    在杨俊鸿、林立红、林丽水等多位书法教学骨干教师的引领下,学生书法作品在各级展赛中颇是引人瞩目,连创佳绩。中国书协会员何巧忠、林志辉和省美协会员高建国、黄长寿、连元耳等经常到校开讲座,与教师一起交流。学校购置有关书法教材让教师参考,为教师学习提供保证。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互动,教师们的书法知识日益丰富,书法水平日见提高。


    在语文、数学、思品、音乐、社会、综合实践等课程中渗透书画艺术教育。学校各学科老师在教学中挖掘、渗透书画艺术思想、内容、方法,如语文课教学中借书画作品帮助理解课文内容、体验情感,以书画形式再现所学内容来加深理解、促进知识内化,同时起到陶冶性情、提高艺术水平和艺术修养的多重功效,极大提高了学生参与学习过程的主动性,学科教学显得灵活、丰富,充满趣味性,体现了寓教于乐、寓教于美。思品课教学中,老师让学生用书法的形式把课文中的格言、警句等表现出来,在班级、学校里展示,让学生在创作、欣赏美的过程中受到思想教育,提高品性修养。


    快乐学习激发了同学们的创作学习热情。2010年10月,学校成为漳州市美术教学研究会首个教学基地、龙海市现代民间绘画少儿实验基地;2011年6月,学校被评为漳州市美术教育“先进集体”,成为龙海市惟一获此殊荣的学校;2011年6月23日,学校作为紫泥中心小学规范汉字书写教育典型完小校接受“国家级规范汉字书写教育特色学校”评估验收;2012年3月,由漳州市文化与出版局主办,漳州教育画院、漳州市美术教学研究会等承办的2012年漳州市迎春青少年书画展揭晓,学校喜获佳绩,荣获“漳州市优秀组织工作奖”……“扬书法特长,求全面发展”已成为该校许多师生的目标。


    该校写字教育的开展,培养了学生严谨、勤学的习惯,营造了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赢得社会各界的赞誉与支持。如今,“勤奋、和谐、求实、创新”的校风,“明理、乐学、活泼、向上”的学风,“爱生、乐群、省身、尚真”的教风正在逐步形成,充满创新意识的“人行我行、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新”校训已在校园里生根发芽,教师队伍形象在当地群众中产生良好的影响。《福建教育信息网》《闽南日报》《漳州教育信息网》《漳州教育简报》《漳州美术教育》等对学校进行了报道。福建省语委办主任陈启文,漳州市教育局副处级调研员骆沙舟,漳州市教育局副处级调研员、办公室主任陈杰奇,福建省语委办科长陈贤登,漳州市教育局职改办主任黄勇长,漳州市美术教学研究会会长周毅铭,龙海市教育局局长康建辉,龙海市人大科教文卫主任郭亚字,龙海市教育局副局长、市教育督导室主任杨建义,龙海市文明办副主任苏国辉,紫泥镇党委委员方亚章,龙海市美术书法教育研究会会长方小雄等领导、专家亲临学校调研、指导,对该校特色教育工作等给予充分肯定。
 

    “书法教育结硕果,翰墨飘香溢满园。”正是学校有正确的服务社会和回报社会的理念,拥有一支敢于吃苦、敬业奉献的教师队伍,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和谐奋进,校园文化建设屡有建树。大家有理由相信,在各级领导的关心指导下,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今后西良小学的书法教育特色将更为突显,校园文化建设将更为异彩纷呈!(集美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林菲菲)
 

                                                                                                            责编:福建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