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下午我在漳州就国展、兰亭奖的话题跟大家做一次交流互动。
今天主要是“国展归来说兰亭”,上个月,中国书法家协会在石家庄举办“祭侄文稿杯”中国书法大展。我参与了这个展览评审工作的全过程。这个展览比起其他展览而言有一些新信息、新信号。
本次“祭侄文稿杯”总共来稿8000多件,评出入展的作品300件,又从300件中评选出20件优秀作品,从来稿数量来看并不是特别多的。“祭侄文稿杯”是地方性的展览,但是因为这个展览是处在中国书协主要领导新老交替时段,直接关乎第五届兰亭展的精神,所以十分值得我们关注。
国展的整个流程是分为初评、复评、终评。12个评委分成4个组,每组3个人。评审规定,在初评当中,3位评委只要有一位评委觉得这件作品可以,就可以进入复评。所以在初评过程中,作品分三类:第一类是进入复评;第二类是肯定不行的作品,拉下;第三类是有争议待审的作品。
评选的地点是在室内馆,每个小组有三个人作为评审人员,初评就一天,一天八千件作品全部看完就意味着每一个小组至少要看两千多件的作品。开完评审预备会,然后就开始看作品。作品是在地面上展开,一件一件看。评审意见要简单讲一下原因。大概审了一个小时,还看不到一百件,就改另外一种方式——作品没有全部展开,这是一个改变。再就是全部翻,变成倒翻过来,从背后翻过来,翻过来有翻整张,翻到半张,甚至是翻到底下一节的一个小局部,不行就赶快下。这样的一种方法就意味着一件作品实际上一般不超过三秒钟经过评委的眼中。上部和中部写得精彩,下部不行,作品也一下子被打掉。这样一天下来,原来预期达到600来件,后变成967件。第二天是:昨天的一组一组全部挂起来,本组继续看昨天评的,不行的话再拉下来。我们自己拉下来五十几件。然后是一组和二组交叉,看还挂住的作品,这样又杀掉了四五十件。接下去是12个人一起走,看到不行的作品又拉下来,这样拉完就剩下400来件。
第三天,审读。以前评奖都没有审读这一块,最多就是进入获奖作品,时间有剩余就看一看,看是否有什么硬伤。审读就是对还在悬挂的作品进行审读,存在文字有错异字、简化字的作品都被拿下来,有存在错别字、漏字的现象也是拿下来,重复写的拿下。最后是300多件。审读比较麻烦,多数评委年纪比较大了。写大字的肯定比较吃亏,不论是写大草还是写对联的,都是非常不合算的,因为字体大,字数少,一目了然。这是复评,定302件,然后交给工作人员再检查302件作品当中有没有一稿多投的情况,最后检查出来,剩下290多件。
审读是一个新介入的方法,希望大家投稿时要特别重视自己先审读。
三四天下来进入评奖。一个评委提3件候奖作品,要回避本省或本行业的作品,就是36件,把同样的书体挂在一起,隶书归隶书挂,楷书归楷书挂,大草归大草挂,是分书体来进行的,然后再给你20个号码,你按下20个号码,就是20件获奖作品。这个环节不回避本省,最后再加两件篆刻,所以最后评出22件获奖作品,之后评委签字。
我大概提几个问题:
第一是规格问题。以往经常是高不过180cm,宽不过98cm的这种规格。我觉得全国不能一个规格,至少两种规格。大字要到2.4米,应该要有这个规格,我认为每一个字的规格大于10公分以上,就要允许它的高度可以写到2.4米。第二种规格,比如说写小字,小楷的规格,没有必要非要写到1.8米,我提建议,小楷横竖不要超过70公分左右。
第二,关于审读问题,我觉得必须制定一个实施细则,延长评审时间。我觉得,审读至少要占3天。审读的定性与定量要有指标,要有一个可比性,才有办法达到公平、公开、公正、和谐、阳光的评审结果。对硬伤的规定,等级奖以上的要怎么对待,入展的作品要怎么对待,什么情况不可饶恕就必须落选,这些要非常细化、让人接受,而且在征稿启事的时候就要公之于众,不能等到评审这个环节再来抓毛病。这些没什么好保密的,这样才能体现审读的公正性,才能体现一个专业协会评审方法的成熟。
第三点,我觉得还是要坚持艺术标准为第一。我觉得,对当代的书法家,在技术非常过关的时候,又要求他修养特别高,这是做不到的,也是不现实的。要不要倡导书法的文字本身要规范,要一繁到底?肯定要倡导,但是在倡导的同时要保证艺术标准为第一。
第四点,必须强调获奖作品书风、印风、文风三统一,尤其是文风与书风的统一。三统一是非常重要的,是体现评选过程中书法的技术与书道的辩证关系。譬如有一个获奖提名的作者非常娴熟地掌握了《祭侄文稿》的技巧语言,然后去写苏轼的《洞庭春色赋》。《洞庭春色赋》是苏东坡在春天里跟几个文人雅士观赏洞庭湖一派美好情景,非常平静、非常惬意的状态下写出的情感流动状态,这是书道问题,是文赋的意境问题。借助一个非常悲伤的书法技巧,来表达一个非常优美、心情十分惬意的文赋,这件作品就是文风和书风的极致背离,最多是入展作品,不可以作为获奖作品。
当然,这是本人的一孔之见,未必正确与成熟。还是要以中国书协的规定为准。
参加这次兰亭展投稿的几个问题应该引起我们重视:
1.尺寸。兰亭展给我们提供的尺寸是让你充分展示大字书写合理的空间,我们做文章是做在规定的宽度里面。
2.材料。材料千万不要色彩的拼接和做旧,“好色”时代已经成为历史,已经过去了,而且作为反对的时弊,中国书协补充通知里专门强调这一点。所以,色彩不要五花八门,不要拼接。
3.书写性。节奏,尤其是墨韵、用笔等要自然表达一定的书写性。哪怕篆、隶、楷也都要表达相应的书写性,否则难以表现展厅视觉效果。
4.文字的健康与准确。要做好做足案头工作。要书写健康向上的古今诗词、楹联、文赋等。如有可能,自作诗词文赋。尤其是,要做好对书写内容、文字正误、篆法、草法的审查,注重文字规范。
5.形式。要专心致力于艺术创作,在坚持以作品质量为第一要素的同时,关注艺术形式。但又反对过分拼贴、染色等过分追求形式。
最后,预祝包括漳州在内的全省各地,在冲刺中国书法兰亭奖中取得好成绩。祝各位朋友艺术大进,吉祥如意。(柯云瀚)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