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作为文人案头之余的雅事,自古就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各门类传统文化的综合产物。自古以来,书法家都是那个社会里一群最有文化、修养、智慧的人。他往往是诗人、文学家、政治家甚至是军事家。在古代从没有“书法家”这个说法,因为书法从没有独立存在,也不能真正地独立存在。书法存在的真正意义是文化、是思想、是人生的感悟,徒有技巧的书法没有价值。翻开书法史,我们可以看到,凡是名垂青史的书法名家,无一不是名臣雅士、文豪硕儒,鲜有只以书名而无它艺者。书法作为一种极具个性的艺术,如果离开了传统文化的支撑和滋养,也就失去了它独有的魅力和生命力。
研究书法与做学问一样必须要经历三个阶段。清代学者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描绘做学问的三重境界,也适合于描绘研究书法的三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是学习书法的的初级阶段,这个阶段面对各种碑帖和理论,内心茫然,不知从何处入手。“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是学书法的第二个阶段,废寝忘食地不间断地反复临摹,是谓入帖。但这只是简单的模仿,根本没有达到书法的文化精神层面。“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是谓出帖,这是书法的最高阶段,它已超越了简单模仿的涵义,已达到了书法中“道”的层面,只有具备第三个层面的的书法者才为书法大师。而成为第三层面的书法家不是轻而易举地就能到达的,他需要对人生的感悟,他需要有深厚的文化涵养和天生的悟性,所谓的功夫在书外,就是具备第三境界的条件。书法的第三重境界其实就是讲的书法的精神和书法的生命。从这三重境界中走出来的代表人物就是宋代的米芾。
那么,具体应该从哪几个方面入手呢?
首先应该是汲取传统诗词歌赋、经史子集等文学经典的营养。观古人书作,基本都是个人所作的诗词歌赋,没有雄厚的文学功底,只知抄录他人文字的作品是要被人耻笑的。书法只是作为文学的附属而存在。唐代孙过庭在《书谱》中说:然君子立身,务修其本。杨雄谓:“诗赋小道,壮夫不为。”况复溺思毫厘,沦精翰墨者也!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其次应该是汲取传统绘画方面的营养。中国传统绘画的最高境界是写意文人画,而其中的代表人物就是八大山人。在他的笔下,每一只花鸟虫鱼,每一处山石草树,都传递出作者独特的内心感悟,一悲一喜,悉出毫端。表情达意之妙,只可意会。书法亦然,王羲之的《兰亭序》是此,颜真卿的《祭侄稿》是此,苏东坡的《黄州寒食帖》是此,弘一法师的“悲欣交集”更是此。
再次应该是汲取传统戏曲音乐方面的营养。昆曲被尊为百戏之祖,已经有600多年的传承历史。昆曲与书法都是精雅到了极致的艺术,书法中讲究是毫厘间万千气象,昆曲中打磨的是一字中百转千回,实在是异曲同工、殊途同归。学书之人雅好昆曲,可雅其笔墨,可雅其情操,更可雅其心性。
最后是感悟自然,也就是人们常说的“道法自然”。自然之中蕴育万物、蕴含万机,古人有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即是说要去自然中感受顿悟。昔者张旭观公孙大娘弟子舞西河剑器,怀素观夏云奇峰,黄庭坚舟中观长年荡桨,皆是对书法艺术的化悟与顿悟。这种悟是长期积累的升华,是自然与艺术的互证。
书法的最高境界是书法所表现出来的格调与情趣,同时更要注重克己与修身。克己修身的指导作用要分两方面:一是通过自我控制内心的躁动,放开世俗名利,书法创作与评论历来注重格调情趣,如果没有克己修身的意志是做不到的。二是书法创作与评论历来强调“书品即人品”,这直接表现了克己修身思想的渗透与指导。不修身无从提高人品,而人的素质也确实会在书法中曲折地表现出来。根据“书品与人品”、“风格与人格”的一致性,书法家要在艺术上达到崇高境界,就必须坚持克己修身。唐代柳公权所尊崇的“心正则笔正”就是这个道理。
在很多时候,当技近乎道时,技已微不足道。(鲍国)
责编:福建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