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三年前教过的学生再次登门拜访,张力群与其共同探讨现在学生的书法作品
一本字帖被张力群练习多遍
燕赵都市网记者刘杰/文 霍艳恩/图 出身农民,因他痴迷书法,坚持自学研习50余年;转当老师,又因痴迷书法,他坚持书法教学30余载。持之以恒,历届学生字体讲究,村里家家都有墨香。他就是石家庄市北高营小学退休教师——张力群。
字字千钧:“为了村里的下一代”
张力群,石家庄市北高营村村民。1978年,被推荐为民办教师。当时在化肥厂拉完小车的他,得知这个消息后喜出望外:“能当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太难得了!”
而令他至今铭记于心的还有那晚的嘱托。“为了北高营的下一代!”张力群说,“这是通知我的村委对我说的话。真是字字千钧,30多年兢兢业业,时时刻刻都不敢忘记这嘱托!”因受到父亲和老师的影响,张力群10岁左右学习书法,曾参加市级比赛,而后痴迷坚持自学。走上讲台后,作为小学语文老师的他认为,学好语文首先要写好字,所以他开始教授班里所有学生写毛笔字。从上个世纪80年代初,一直坚持到他退休。
张力群老师写字一直不允许自己写错字,如有错字必须用胶带粘掉
张力群每天坚持在旧报纸上练字,这个暑假练过字的报纸堆在一起有半米多高
家家墨香:村里春联小学生写
学年开始,张力群就会给六年级的学生布置任务:“大家要好好练写书法,咱们也要和往届六年级的同学一样,到寒假里,春节都要给自己家里写春联,贴出来。大家互相观赏,我也会去看。”寒假前,他还会挤出时间,专门给学生讲春联的写法。
到大年初一,村里家家户户串门拜年。学生们会跑着去看其他人写的春联,家长们也会高兴地指着春联告诉乡亲朋友:“这是我家孩子写的!”
除此之外,张力群还组织学生装裱书法作品。“能写出作品、装裱作品,是学习书法的一个较高的艺术境界。”班里只要有一些学生写得不错,就鼓励他们装裱一两幅,以点带面,激励其他同学。到了六年级下学期,就会组织全班同学装裱。 “六一”儿童节时,六年级装裱作品在全校展示,对于一个农村小学来说,场面很是壮观。有的装裱的学生作品,家长们挂在家里,好多年仍舍不得摘。
张力群学生的书法作品
张力群在练书法,反复练习字帖。
成绩斐然:学生、学校都得奖
北高营村位于石家庄市东北部,不到三百户的小村子,家家主要靠种地为生。供孩子上学已经是家长们勒紧腰带,省吃俭用的,很少有人会花钱让孩子进行专业的特长学习。但是北高营村里的孩子们都有特长,就是书法。
张力群自1988年兼任全校写字课老师,坚持书法面向全体学生的理念,所以只要是北高营小学毕业的学生,多多少少都可以挥毫几笔。他带的学生,也屡屡获得省市级书法比赛的奖项。并因此受到上级部门重视,北高营小学成为第一批石家庄市规范书写示范学校。远在新疆当兵的何坤,是张老师教过的2001届毕业生,正由于写的一手好字,在部队多次得到表扬;同届的张剑,已是廊坊小有名气的书法家,还开了家画廊:“一切得益于张老师的书法启蒙!”还有好多学生在院校或工作单位展示书法身手,他们的感慨都是“得益于张老师!”
张力群在欣赏学生的作品
张力群在练书法,反复练习字帖。
两代传承:家里、校内大教小
张力群教过的学生,最大的已经40多岁,为人父母。往往一家两代人都是张老师教的,都能拿得起毛笔,挥下几笔字。
今年30多岁张倩,因为字写得漂亮,由工厂一线调到厂部办公室,她感慨地说是因为得益于张老师的书法启蒙和教授。张倩深感写手好字的重要,所以自己也开始教正在上二年级的女儿书法。
除了教学生书法,张力群还主动教年轻同事,自费给他们购买字帖,激励他们好好练写软笔和硬笔。
“当老师,写好字很重要!”下班时,张力群在办公室小黑板上留言,“感兴趣的老师可以留下和我学写毛笔字。”他就用自己的闲暇时间,从最基础的书法知识教起,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年轻同事们。2013年,张力群退休。而北高营小学的书法课,都可以由每个年轻班主任教授。
现在,张力群被省会一所学校返聘为书法教师。 “学无止境,书法更是没有境界!我也没做出过什么!再说,都退休啦......”张力群和记者一直重复着这句话。
责编:彭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