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西顿珠将特制的竹笔在浸满墨汁的刷子上轻轻一润,一个个饱满隽永的藏文字母便从笔尖“流出”,似印刷一般,观摩的学生中发出一片赞叹声。
以拉萨市尼木县为发源中心的尼赤派藏文书法是一种独特的藏文书写艺术,已列入西藏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扎西顿珠是该项目传承人之一。
扎西顿珠在西藏佛协从事经书书写工作,他介绍,十七世纪中叶,藏文行文日趋规范,从书体、书写技艺方面,对上行文、下行文、平行文、民间书信等制定出严格的规定,促进了各种书体书法艺术的发展。而棱角分明的尼赤派书法体系最完善,是藏文八大正楷书法派系之首,成为当时西藏地方政府的官方标准文字。
书写藏文的颜料从单一的墨汁,发展到金、银、朱砂、绿松石等制作的颜料。其中,八宝墨最具特色,它是用金、银、珍珠、珊瑚、白海螺、红树汁、朱砂、绿松石等8种材料研磨而成,使藏文书法具备了很高的收藏价值。
扎西顿珠介绍,尼赤派书法真迹流传于西藏各地。得名如此,是因为该派发源于拉萨尼木县,该派很多大师为尼木人。
刚过不惑之年的扎西顿珠,11岁师从尼赤派大师尼木云南·扎西多杰,14岁时在其带领下跟随师兄弟,参与布达拉宫强巴佛殿稀世经卷《丹珠尔》的抢救修复。
在抢救修复这部《丹珠尔》的过程中,有一件事情令扎西顿珠至今难以忘怀。由于部分经文原是由康赤体书写,可是怎么都找不到康赤体的书写者。“当他们说现在只能都用尼赤体来书写时,师父一脸失落的神情”。
扎西顿珠说,那天师父语重心长的告诉弟子们,一定要继承好尼赤体的书法,代代相传,不得间断。
“想到自己写下的字,现在保存在布宫里,我觉得很自豪”,扎西顿珠说,《丹珠尔》抢救工作是他人生的转折点,自此便立下决心,要用一生来传承古老的藏文书法。
扎西顿珠回忆到,当年跟随师父学习的有7个师兄弟,现如今有人从商,有人务农,紧随师父步伐的只有他和另一个师弟。
扎西顿珠并没有让师父失望。现在,每逢周末,就有20多名学生登门学艺。扎西顿珠说,来的最多的是西藏藏医学院的在读研究生,他们结伴而来,习练书法也颇有毅力。
除了为登门而来的爱好者传授藏文书法,扎西顿珠今年还应邀在西藏图书馆办起暑期藏文书法培训班,一时报名者众多,50人的名额很快报满,亦有十余人旁听蹭课。
他的学生既有六、七岁幼童,亦有有大学教授、博士。扎西顿珠说,书法艺术并没有民族与地域的界限,只要有学生想学,他就愿意传授。
培训课上,7岁的丹啦一手握着竹笔,一手摁着“强兴”木板(传统藏文书写工具),认真地写下一个个藏文字母。西藏大学博士王静此前专门练习过藏文书法,此次也前来学习。
“保护好尼赤派藏文书法是我毕生的心愿,”扎西顿珠说,希望越来越多的人能够认识这一古老藏文书法艺术,薪火不断代代相传。(白少波 白玛卓玛)
责编:彭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