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讯 (记者 师文静) 62岁的贾平凹人老笔不老,在《古炉》《带灯》之后,又出版最新长篇力作《老生》。贾平凹称,写长篇小说是非常辛苦的,一写要好几年,所以每次写长篇时就不停地写书法作品给自己鼓劲。
近日,在《老生》读者见面会暨名家论坛上,贾平凹的写作方式成为文艺评论家们议论的重点。在多年的文学创作中,贾平凹一直在不断进行各种尝试与突破,《古炉》中对文革历史客观冷静的叙事与对政治、人性的思考,《带灯》首次以女性为主角等都是例证。在《老生》中,贾平凹开始尝试用一种民间写史的方式,对书中所涉及的历史背景与人物事件的考证与真实性,用解读《山海经》的方式来推进。《老生》以一位几近永生不死的唱丧歌的唱师为主线人物,从他的回忆来观看中国百年的朝代变迁与人事变革。贾平凹称,“中国人的思维、中国人文化的源头都在《山海经》,中国人对外部世界形成的观念就是从《山海经》里面来的。所以受《山海经》的启发,我一个村一个村、一个人一个人、一个时代一个时代地写故事。当然,对不太了解那段社会历史的年轻人而言,读起来会有点沉闷,但我尽最大努力把小说写得很有趣闻性,起码让大家有兴趣读下去。”
贾平凹还告诉记者一个他写作的秘密。“其实我每写一部长篇的时候,过程都非常辛苦,长篇小说一写就好长时间,甚至几年,除了开会、活动以外我基本上都在琢磨这个事情。时间长了就没劲了,就像在运动场上你跑步的时候别人给你喊加油,写小说也要经常得到鼓励才行,可又没有人给你鼓劲。所以我每次写长篇时,会不停地写书法作品,不停地给自己鼓劲。”贾平凹称,在完全地投入到创作时能够产生灵魂的东西,在写得很顺手的时候感觉不是自己写的而是别人给你写的,所以要不停地鼓励自己,要不然就没有劲写下去了。
责编:福建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