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教育访谈 > 正文

书法是传统文字的另一种价值体现——著名书法教育家陈启元访谈

出处:宁波晚报  发布时间:2014-09-02 16:53:15  

人物名片:

  陈启元,1937年出生,祖籍浙江鄞县。40年前师从丁乙卯先生,现为中国教育学会书法教育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浙江省书法教育研究会副理事长,宁波市教育研究会理事长,宁波市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曾荣获中国教育学会最高荣誉“全国书法教育突出贡献奖”称号。出版著作有《隶书十讲》、《行书十讲》、《中国书法艺术分体诠释》、《陈启元临书系列》等。


    3月1日—20日,“汲古启新——陈启元临书册页展”在天一阁开展,共展出陈启元20余本书法册页作品,内容涵盖篆书、行书、隶书、魏碑、摩崖、墓志铭6种。


    记者:陈老师,这次您在天一阁举办的“汲古启新——陈启元临书册页展”,您怎么想到去系统地临帖?

   陈启元:这次展览总共有30本临帖,限于场地,稍微少了几册,我的计划是临帖累计到50本。我从1964年师从丁乙卯先生正式学习书法,从来没有中断过,将近有半个世纪了。另外我一直在教育一线,从1980年开始教书法,也是延续到今天。这么长的时间里,我一直在思考两个问题:书法怎么学?书法怎么教?

   我觉得书法是一门传承性特别强的艺术,相比于舞蹈音乐等其他门类,更强调传承。所以我们必须学习古人,因为我们的书法艺术就是从古人那儿传承来的。所以临写传统经典碑帖是学习书法艺术的不二法门。

   我想起一件印象很深的事情。1986年,沙孟海老先生到宁波来,我们问起他现在学什么,他说:临帖。他继而解释道:创作好比支出,临帖好比收入,坚持临帖才能保持收支平衡。他实实在在的一个回答让我心生敬佩,他一直强调临古帖,他很少提创新、个性等。

   从教书法的角度看,现在我们看到的习字帖,尤其是汉、魏碑,因为年代久远,碑面风化剥蚀严重,字迹模糊不清,难以识别,给习书者临摹这些碑帖时带来一定的困难。为了给学生正确的引导,我自己临帖给他们看,一方面是尽量还原和补齐已经损毁的字体,同时把拓下来的石刻本转化为墨迹本,交代起笔、行笔和收笔的来龙去脉。如果把临帖比作向高山攀登,那么我就尽力给学生找到一条比较直的便捷之路。

   

   记者:临帖对书法创作上的创新有哪些帮助?

   陈启元:书界有句行话:取法乎上,得乎其中,取法其中,得乎其下;还有一种说法是:根治传统,厚积薄发。陆维钊老先生曾经说过,书法艺术将来如果出现问题,大概就出在创新上。当然这话见仁见智,但是前提非常明确:学习书法必须从临摹入手。临帖就是要入帖,通过临摹,才可能逐步深入地认识临写的碑帖字的优缺点与长处。临摹是手段,是方法,是初学者不可缺少的基本课,但临摹不是目的。掌握了基本功,广为吸收,方可变法。

   临帖是对书法艺术的认识和理解,所以临什么样的帖很重要。临帖“虽曰与古为徒,实则自抒杼轴矣”,一定意义上,临帖的过程,是对经典碑帖的解读和对艺术的理解,也是对传统文化的解读。

   历史已经告诉我们只有继承得高,继承得好,创新才能有根基,才有出路,才会有成果。所以,今天我们的书法创作,千万不能绕过临帖这一课。当然,要在帖学与碑派中融化自我,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艺术之路,确实不是容易之事。

    

   记者:在临帖的过程中最大的感触是什么?

   陈启元:是一种和古人交流的感觉。尤其是天气很好的午后,我坐在靠河的小书房的窗边,临《归去来兮》,或者《洛神赋》等,每一笔细节都仿佛和心灵的脉动贯通,神游古今,完全沉浸在一种忘我的氛围里。记得过去我还在工作的时候,每天教学和行政工作再怎么忙碌,但只要晚上我一摊开宣纸临帖,很多的琐事就会抛诸于脑后,一两个小时的临帖过后,神清气爽,成为最好的身心保健方式。这也是现代很多人工作之余学习书法的一个重要因素吧。

   

   记者:吴冠中对学习书画艺术的学生说:如果没有殉道的精神,就改行!要学好书法确实不容易,对此您如何评价?

   陈启元:什么样的书法是好的?我认为有两点:书源要清,书路要明。追求变化、追求自己的风格是应该的,但不能刻意地追求,风格是自然而然形成的。如果要说风格就是个性,那么每个会写字的人不用追求都有自己的个性。比如小学语文老师一看笔迹就知道这是哪个孩子的作业,每个人的笔迹本身就有不同。真正的风格应该是有内涵符合艺术规律的特色。

   比如沙孟海老先生的字,他年轻的时候学习颜真卿,所以字很有力量感;后来学习黄道周,在钟繇的古拙厚重上又多了几分飘逸、清健;他又长期学篆、隶书,字体和谐而平衡。所以,沙老的书法远宗汉魏,近取宋明,能化古融今,终形成自己的“雄强”书风,所作榜书大字,雄浑刚健,气势磅礴。

   

   记者:人们都说“字如其人”,您觉得呢?

   陈启元:“字如其人”,我觉得不能简单死板地去理解。人可以分为自然人、社会人,字跟一个人的身份、地位并不相关,但跟一个人的修养、气质、个性等有关。毛泽东的字就是他个性的显现。郑孝胥的书法成就很高,沙孟海对郑孝胥的评价较高,他说:“可以矫正赵之谦的飘泛,陶浚宣的板滞和李瑞清的颤笔弊端的,只有郑孝胥了。他的作品,既有精悍之色,又有松秀之趣,活像他的诗,于冲夷之中,带有激宕之气。”可是他却成了汉奸。

    

   记者:从您的言语中可以看出您与丁乙卯先生师生情谊深厚,他对您的影响到底有多大?

   陈启元:丁乙卯先生是位出众的书法教育家,致力于书法教育60多年,经验丰富,精于传授。他原来在上海,没能留在上海或者北京这样的地方,对于他来说可能是人生的遗憾,而对我们则是福气,因为我们可以有机会跟着他学习书法了。我当时也是临帖,临好了给丁先生看,有什么不足他会一一指点。

   他的教学方法很独特,首先要学生认真领会笔意,着重掌握笔法,经常给学生分析真草隶篆各种书体的笔意精粹,他一再强调,书法艺术千变万化,一定要把基础打好,持之以恒,切不要急于求成,搞花架子;其次,要求学生在继承中创新,既要学习古人,又要体现自己风格。他认为,“书法即写字,只要博学勤练,人人都可以掌握书写技巧,但这才是第一步,只有在继承中出新,才可向更高境界攀登,抒写个人性灵。人不可有骄气和傲气,但写字可以提倡有霸气,要写出自己的骨气和傲气,把笔问青天!有何不可?”

    

   记者:有人说书法是中国传统文化核心中的核心,您怎么看这个问题?

   陈启元:书法是中国传统文字的另一种价值体现。由于文字产生的时代久远性和它特有的承载语言的工具功能,书法的历史悠久和广泛普及是其它许多艺术所不能比拟的。从这个意义上说,书法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确有很重要的位置,但是也不必过度强调它的核心性。就我的认识,它是不是“核心中的核心”,并不是它有没有生命力、能不能进一步发展繁荣的决定因素。作为一门艺术,我们要更多地研究书法与其它艺术门类之间的异同,借鉴其它艺术的长处,与时俱进,开放互补,不断拓展自身的内涵与外延。这样,中国书法艺术的特殊地位将永远无可替代。

    

   记者:您怎么看一些实验性的“现代书法”?

   陈启元:现在学习书法是比较受欢迎的,说明大家对传统文化的重视,这是可喜的现象。但是,不管专业的还是业余爱好,真正潜心沉下来学帖的不多。书法艺术的传承和创新之路十分漫长,无愧于时代的扛鼎精品和书法大师还嫌稀少,而浮躁媚俗、追名逐利、作品泛商品化等问题亦非个别现象。而身边的书界同道特别是一些前辈书法家,总是表现出那种坚守艺术净土的执着和矜持,更值得我们尊重。

   当然,“笔墨当随时代”,不同的时代,人们对同一本古代碑帖有不同的解读,特别是随着当今社会电脑互联网的普及运用,新材料新技术新载体的层出不穷,书法艺术的创作方式、审美方式、传承方式都会发生前所未有的变化。“现代书法”的出现的确打破了传统书法艺术自身所固有的生态要素和秩序边界,许多令人耳目一新的探索,无论对于传承还是创新都是一面镜子。在这方面,一些书法艺术家勇于创新大胆探索的精神是值得学习的。

    

   记者:现在很多老外喜欢和学习中国的书法,您觉得没有文化背景对学书法有影响吗?

   陈启元:中国人熟悉自己的文字,对于书法习惯于把形和音、字体结构等连起来,而老外也许根本不认识中国汉字,他们只是单纯地欣赏线条,我反而觉得可以返回艺术比较纯粹的状态。就好像过去书法是实用与审美化合在一起的,甚至首先是实用,比如著名的第一第二行书,当然草书是偏艺术的。现在情况变了,实用与艺术分开,艺术回到艺术的本位。所以,老外看中国的书法,没有任何束缚,从这点说,学起来可能更纯粹。 

 

责编:彭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