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教育访谈 > 正文

杨永法:入古出古 博采众长

出处:人民日报  发布时间:2014-06-09 20:02:08  

    

杨永法先生




杨永法先生作品


    杨永法,经济学博士,曾担任上海市第一届书法篆刻进修班辅导员,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上海市书法家协会行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兼副秘书长,上海市书法家协会楷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上海航天书法家协会主席。


    书法以行楷见长,书风平和大度,端庄沉稳,既坚守传统又保持独有的风韵。上世纪80年代,作品就多次入展全国性及上海书法展。著有《杨永法楷书作品集》和《杨永法楷书道德经》等专著。作品多次在《人民日报海外版》等媒体刊载,并收入《全国行草书名家作品集》、《首届上海楷书作品集》等专辑,或为博物馆、美术馆、纪念馆等收藏。


    6月11日,杨永法以上海书法家访美代表团副团长身份参加了“以文化促和谐—2012联合国中国书法精品展”。其作品《联合国宪章》和《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劲拔工致、豪迈有度,极显正直、质朴、刚毅、清健与内美外溢的风貌,获得极高评价。


    杨永法出生于浙江上虞。这个有着中国乡贤文化发源地之称的江南小城,自古人杰地灵,文人荟萃。王充、章学诚、马一浮、吴觉农、夏丏尊、胡愈之、经亨颐、竺可桢即诞生于此。杨永法自小就在这种文化氛围里得到陶冶,少年时即显露出书法艺术方面的才能。在练习书法的同时,他还用大量时间来读书、作诗、写作,以提高自己的艺术修养。


    上世纪60年代末,杨永法被分配到学校当老师。期间,他每天闲来练字,在学校旁边的水池清洗毛笔,日久天长,竟把水池的水染黑了。其对书法艺术追求的执着可见一斑。


    博采众长,熔铸百家。杨永法不断饱览历代名迹碑帖,仔细揣摩,拓宽了学书的视野。他走传统之道,却师古不泥,融冶求变,不断从王羲之、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董其昌等书法大家中汲取精髓并化为自己的创作语言。他的楷书线条规整,结体从容,通篇作品和谐严谨,浑然一体。


    杨永法与著名书法家周慧珺情谊深厚。上世纪70年代初,他看到周慧珺《鲁迅诗歌选》行书字帖时,被她精湛的书法造诣深深吸引。后来,他在上海市文化宫学习书法和当辅导员时,又得以结识周慧珺的哥哥周坚白,自此与周家结下不解之缘。后来,杨永法师从周慧珺,得到她的悉心指导后,书法日益精到,气韵日益凸现。


    道无尽,艺无境。一位有作为的、有贡献的书法家,往往都是学富五车的学者,有着深厚的国学修为。杨永法亦是如此。他对国学涉入颇深,尤其对儒家、释家、道家素有研究。他认为,没有相当的学养和知识的积累,创作出来的书法就会苍白无力。所以,他几十年如一日,读书不辍,博学深究,将学问用于书法一途,作品充满了书卷气息,如其学,如其才。


    刘熙载在《艺概》中有云:“写字者,写志也。”杨永法的墨迹,再次印证此理。他才高品高,对民族、对国家始终有一种抱负。他目标远大,取法乎上,在书法的海洋中笔耕不辍并悟世悟道。他的书法艺术启示我们,艺术思想不应只是对形式和效果的追求,还是精神理想的实现,要表达出时代应有的气息与人生的真谛。


    杨永法是将传统与个性和谐统一的知名书家之一。他坚持法不离度、书贵自然之理念,追摹古典庄重,融合当代之韵味、精神,少火气,多和谐;少张扬,多恬淡。凭着多年对中国书法的理解,注重文字学、书学、美学、历史的研究,书法在他的笔下有着新颖的创新和精神的体现,表达出一个书法家的气质、学养和大度。


    古人评书道:“书之妙道,神采为上,形质次之,兼之者方可绍于古人”。以形写神,形神兼备,乃书家气格的升华表现。可以说,杨永法的书法是他浸润于名门传统技艺、游历千山万水之间、读破万卷诗书后心源的自然律动。在他的笔下,横、竖、撇、点、折不再是单纯的墨迹色素,而是别构一种传承和思考,是他的精神和心灵深处的真实写照。


    观赏杨永法作书,濡墨挥毫间,或温厚敦实,或平心静气,或逸静无痕,或意蕴余响,或劲力内含,或英华外溢。他用心造境,以手运心,一种谦谦君子式的温润之风扑面而来,营造出使人心境趋于宁静,心灵得到净化的至高境界。


    杨永法在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上尽心尽力,曾捐出多幅作品参加义卖,支持文化事业的发展;多次组织举办各种书法展览,搭建书法艺术交流平台。


    眼下,杨永法正在紧锣密鼓的筹建“周慧珺书法艺术馆”。他说,周慧珺老师是中国当代著名书法大家之一,德艺双馨,弘扬她的书法艺术,也就是弘扬中国书法艺术,为中国传统书法艺术大发展、大繁荣作出了贡献。


    醉心书法,信念如磐。实践“以书弘文”的终极目标,成为人类文明的传播者和促进者,杨永法责无旁贷。他以“完善修为、天人合一”为最高道德,以达到形质美与神采美的和谐统一为最高境界。他的作品,乃情操、涵养、墨韵、技法的结晶体。


    杨永法书法艺术中表现出来的淡泊、和谐、高远,也正是我们所要追求艺术的至高之境!



责编:刘颖、李丽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