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书法课堂 > 正文

中国书法艺术常见名词解释(二)

出处:书法屋  发布时间:2014-09-28 12:49:47  


    枕腕: 以左手枕于右腕之下运笔书写的方法。也有以竹,木制物或布包代替左手垫于右手腕下的。枕腕运笔多用于书写小字。


    悬腕: 写字时执笔的手腕离开台面和纸面而悬起。这种方式,笔管活动的范围较大,适于写大字。


    悬肘: 写字时执笔的手,腕和肘均离开台面和纸面,又称“悬臂”。由于腕,肘悬空,屈伸灵活,故笔管可以有更大的活动范围,字就能写得更大。


    运腕: 写字时,手腕悬空,腕部才能运动。运腕动作包括左右起倒和上下提按。左右起倒转动可以控制字的大小和笔锋运行的方向;上下提按可以控制笔画的粗细和笔锋的轻重等变化。


    提按: 指写字运笔中起落的动作。提,是笔向上拎;按,是笔向下顿。行笔有提按动作,才能保持笔锋居中,字形抑扬顿挫。


    行笔: 指写字时毛笔在纸上起止转换的整个运笔过程。笔毫在点画中移动一起一落。落,就是将笔锋按下去,起,就是将笔锋提起来,一按一提,才按即提,才提即按,可使笔的中锋在点画中运行,以表现书法艺术的节律。


    间架: 指字的结构形式。主要指字形的安排,点画之间的搭配组合以及虚实布置。又称 “间架结构”。字的结构形式有多种,如何协调匀称,巧妙生动地安排以符合审美要求,表现书家的风格和个性特点,这是书法艺术的重要内容之一。汉字结构除单体结构外,合体结构中又有左右结构,上下结构,左中右结构,上中下结构,包围结构,重叠结构等形式。


    结体: 指对字的间架结构的安排。各书家不同的结体特点,表现了各不相同的风格和个性特点。如结体端庄,结体严谨,结构疏朗,结构松散等。


    布局: 又称“行款”。指一幅字的整体安排,有字与字的照应,行与行的联系,要做到胸有全局,意在笔先,先构思后落笔,这样才能使全幅字成为有机的整体。


    落款: 指字幅结尾处写上的说明文字。落款内容一般为书写时间和书者姓名,也有再写上书写目的或赠送对象的。


    笔势: 指每一种点画各自顺从着各具的特殊姿势的写法。因点画在字的结体特点不同而有各不相同的笔势。笔势是在笔法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但与笔法不同。笔法是写任何一种点画必须共同遵守的根本方法,而笔势则因时代风气和人的性情而有肥瘦,长短,曲直,方圆,平侧,巧拙,和峻等各式各样的不同。如智永虽传钟,王之笔法,但智永书法之体势则与钟,王不同,此即笔势之异。清康有为<<广艺舟双楫·缀法第二十一>>云:“古人论书,以势为先。中郎曰\'九势\',卫恒曰\'书势\',羲之曰\'笔势\'。盖书,形学也,有形则有势。”


    笔意: 指点画形象,点画关系的构思和书法作品的意趣,气韵,风格等方面的表现。笔意是在笔势互相联系,活动往来的基础上显现出来的。笔法,笔势,笔意三者统一于一体之中,才能称之为书法。笔法,笔势,笔意称为书法三要素。


    导送: 执笔法的一种指法名称。是南唐后主李煜于五字执笔法外所倡的技法。以小指导引无名指过右为“导”,以小指推送无名指过左为“送”,皆用以辅助笔的运动。后人执笔多采用五字执笔法(*,押,钩,格,抵),导送之法很少沿用。


    永字八法:又称“八法”。是前人归纳书法点画用笔的一种方法。以“永”字八笔作例,故名。其起源,有说张旭,有说智永,有说蔡邕,王羲之。永字八法依“永”的笔画顺序称:点为“侧”,横为“勒”,直竖为“努”,钩为“提”,仰横为“策”,长撇为 “掠”,短撇为“啄”,捺笔为“磔”。清刘熙载<<艺概·书概>>称:“永八法,只是要人横成横,竖成竖耳。”


    笔锋: 指毛笔的尖部。


    中锋: 又称“正锋”。指行笔时将毛笔的主峰保持在点画的中线。它是各种笔法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一种。笔在运行中,主峰在笔画中间,这叫中锋行笔。这样写出的线条才圆浑而有质感。


    侧锋: 又称“偏锋”。指下笔时笔锋稍偏侧,落墨处即显出偏侧姿势。起笔往往用侧锋,以侧锋取势,势成则转为中锋。这样写出的点画显得潇洒秀丽。


    折锋: 指笔锋在运行过程中转换方向时,笔势折叠带方,以形成点画的方劲峻利之势。

 

    藏锋: 又称“裹锋”,“隐锋”。指书写点画时笔的锋头隐藏在点画中间而不外露,使笔势显得含蓄内蕴。这种笔法通常是起笔呈反方向运行,“欲上先下,欲左先尤”。圆势用笔,多用藏锋。


    逆锋: “藏锋”讲笔锋处理,“逆锋”讲笔锋运行方向,两者关系极为密切。采用逆锋行笔,笔锋才能藏而不露。所谓逆锋即以反方向行笔,“欲下先上,欲右先左”的运笔技法。如书写横画是自左向右运行,但落笔时,笔锋应落在稍离横画顶点的地方,先向左逆行,待笔锋到达横画左边顶点是,再折转向右运行。又如竖画是自上向下行笔,但笔锋应落在稍离竖画顶点的下方,先向上逆行,至顶点后再转折向下行笔。用逆锋作字,可具苍劲老辣的意趣。

 

    回锋: 指行笔至点画结束时再回收笔锋的技法。如写横画,至收笔处转而向横画中心线回收笔锋。回锋笔法可使点画显得浑厚遒劲。


    出锋: 又称“露锋”。指点画开头或结尾处笔的尖锋显露于外。清冯班<<钝吟书要>>称:“出锋者,末锐不收”。如起笔时不逆锋,笔尖顺点画方向落纸然后顺向而行,叫起笔出锋;有些撇,捺,钩的收笔处笔锋顺势向终点送出并提锋离纸,叫收笔出锋。出锋可以体现点画间和字与字间的呼应,承接关系,能产生“精神外露,风采焕发有神”(清蒋和<<笔法精解>>) 的效果。


    衄(nv)锋: 指笔锋既下行又往上,退而复进。与回锋不同之处在于:回锋用转,衄锋用逆。蒋骥说:“衄者,即老芾(米芾)\'无垂不缩,无往不收\'意“。


    筑锋: 与“藏锋”相似,亦指笔锋藏在点画中间而不显露,但笔力大于藏锋,行笔时似以锋头入纸而使点画显得苍劲老辣,坚而不虚。故藏锋之力多虚,筑锋之力较实。用筑锋于两画出入相接之处,可取得紧密的效果。筑,捣的意思,如捣土使之坚实。


    圆笔: 笔画圆起圆收,转弯处不露棱角的用笔称圆笔。书写时裹锋起笔,回锋收笔,转折处用提转。

 

    方笔: 笔画的起笔处棱角,收笔与转折处成方形的用笔称方笔。


    渴笔: 笔锋含墨较少,书写时点画间多有露白之处,所以也称“枯笔”。枯笔使点画有苍劲之美。

 

    悬针: 写竖笔时,笔锋沿竖画的中心线下行,渐行渐提,形成竖画上端稍粗下端稍细,形似针状,故名悬针。悬针是出锋,要写得挺拔,有力,下端尖细而不飘浮,笔锋虽出而力已送到,方见功力。 


    垂露: 写竖画时,笔锋沿竖画的中心线下行,至竖画的下端稍顿驻,然后回锋收笔,则竖画下端呈圆形,形似露珠垂挂,故名垂露。垂露是回锋,要写得圆润,浑厚,收笔处要燥湿湿度。


    顿笔: 指在垂直方向上向下用笔的动作。其向下用笔的力度大于“驻笔”,所谓“力透纸背者为顿”。


    颤笔: 又作“战笔”。用笔时笔画呈颤动状。用笔颤挚波发有笔道遒劲之效。

 

    筋书: 指点画劲健遒丽,内含筋骨。东晋卫夫人<<笔阵图>>谓:“善笔力者多骨,不善笔力者多肉,多骨者谓之筋书。”书法讲筋,骨,是说笔力遒劲健挺,如称颜真卿,柳公权的书法为“颜筋柳骨”。


    一笔书: 指草书字间自始至终笔画连绵相续,如一笔连续书成,故称一笔书。相传为汉代张芝首创。张芝的草书,其势如一笔写成,全篇气通脉连,虽笔画偶有不连,而其势仍直贯到底。


    内拽: 指意在收敛的笔势。近人沈尹默认为:“大凡笔致紧敛,是内拽所成。”又说:“要用内拽法,先须凝神、静气,一心一意的注意到纸上的笔毫,在每一点画的中心线上,不断地起伏顿挫着往来行动,使毫摄墨,不令溢出画外,务求骨气十足,刚劲不挠。”(《书法论丛》)


    外拓: 指意在纵放的笔势。沈尹默说:“外拓用笔,多半是在情驰神怡之际,兴象万端,奔赴笔下,翰墨淋漓,便成此趣,尤于行草为宜。”又说:“内拽是基础,基础立定,外拓方不至于流于狂怪。”

 

   牵丝: 又称“丝牵”,“游丝”,“引牵”,“引带”。指书写点画时,由于笔势往来在先后笔画之间留有纤细痕迹。点画间有纤细如丝的痕迹,用笔则显得挺健利落,可产生上下呼应,笔意贯通的艺术效果。


    燕尾: 又称“雁尾”。指横画捺画出笔的挑脚,状如燕尾,故名。隶书有“燕不双飞” 之说,即指一字之中只宜用一次波挑,重复出现就会范笔画雷同,字形拖沓的毛病。


    散水: 俗称“三点水”。此偏旁写法因字体和书体不同各异。

 

    布白: 指字的点画间架安排和字与字,行与行之间的空白布置。字的点画与空白有繁简,长短之不同,结体也有大小,疏密,欹正之不同。书写时均因字生势,灵活多变。布白得当,可使字与字,行与行之间产生参差错落,呼应协调的艺术效果。


    折钗股: 钗是古代妇女头上的金银饰物,质坚而韧。这里借以比喻笔画转折圆润有力。宋姜夔《续书谱·用笔》中称:“折钗股欲其曲折圆而有力。”清朱履贞《书学捷要》谓:“折钗股者,如钗股之折,谓转角圆劲力均。”


    屋漏痕: 原指破屋上雨水漏淌的痕迹,这里比喻用笔技法弯曲顿挫有如漏水之痕,笔道凝重自然。如竖画行笔不可直线而微微左右弯曲顿挫,有如屋漏之水缓缓濡曲下淌,形成有节奏性的缓降,故圆润有力。“屋痕漏”相传为唐颜真卿所言(唐陆羽《释怀素与颜真卿论草书》)。宋姜夔《续书谱·用笔》云:“屋漏痕欲其横直匀而藏锋。”清朱履贞《书学捷要》则解为:“屋漏痕者,屋上天光透漏处,仰视则方圆斜正形象皎然,以喻点画明净,无连绵牵制之状也。”


    锥画沙: 原指以锥画沙,中道凹陷,两侧沙子匀整凸起,痕迹中正。这里比喻用笔之法如以锥画沙,书迹圆浑,形似中锋,起止无迹,有“藏锋”效果。


    印印泥: 指印章印在封泥上,深入而有力,印出的字不走样。宋黄庭坚《论书》云:“王氏 (王羲之)书法,以为如锥画沙,如印印泥。盖言锋藏笔中,意在笔前耳。”


     锥画沙,印印泥又合称“画沙印泥”。


    浮鹅: 即竖弯钩,因钩画的形状像浮游在水中的鹅,故又称“浮鹅钩”。


    墨猪: 比喻字体笔画丰肥、臃肿而缺乏筋骨,好似墨团。东晋卫夫人《笔阵图》称:“多骨微肉者,谓之筋书;多肉微骨者,谓之墨猪。”笔画过肥而无力,又称“墨猪肉鸭”。


    意在笔先:又作“意在笔前”。即书写前先要构思,胸有成竹,然后落笔。王羲之《题卫夫人<笔阵图>后》云:“夫欲书者,先干研墨,凝神静思,预想字形大小、偃仰、平直、振动,令筋脉相连,意在笔前,然后作字。”欧阳询《八诀》云:“宁神静虑,端己正容,秉笔思生,临池志逸。虚拳直腕,指实掌空,意在笔前,文向思后。”


    指实掌虚:又称“指实掌空”。指执笔时的指掌关系。韩方明《授笔要说》称:“夫书之妙在于执管,既以双指苞管,亦当五指共执,其要实指虚掌。”指实,便于臂腕之力由毫端发出;掌虚,便于手腕的互相结合,才能很好地用笔书写。


    万毫齐力:形容作书时,笔毫一齐着力。书写点画时,笔锋居于点画的中心线,即中锋用笔,其余笔毫紧附于笔锋而力着纸面。清包世臣《艺舟双楫·论书·历下笔谈》云:“北朝人书,落笔峻而结体庄和,行墨涩而取势排宕。万毫齐力,故能峻;五指齐力,故能涩。”


    笔断意连:点画虽断,而笔势相连,能给人贯通、协调、完整的美感,即所谓“笔不到而意到”。唐太宗李世民《王羲之传论》称:“观其点画之工,裁成之妙,烟霏露结,状若断而还连;凤翥龙蟠,势如斜而反直。”


    逆入平出:用笔方法之一。指起笔时笔锋从笔画相反的方向逆锋着纸,接着转锋行笔,使笔毫平静;顺笔画方向而出。清包世臣《艺舟双楫·论书》云:“惟管定而锋转,则逆入平出,而画之八面无非毫力所达,乃后积画成字,聚字成篇。”

 

    藏头护尾: 书写点画的重要笔法。指点画两头藏锋,不露痕迹。藏头,指笔尖逆入纸面,藏锋而行;护尾,指全力收毫,回收锋尖。如此行笔,则笔力尽入字中。汉蔡邕《笔论·九势》云:“藏头护尾,力在字中,下笔用力,肌肤之丽。”又云:“藏头,圆笔属纸,令笔心常在点画中行;护尾,点画势尽力收之。”


    铁画银钩: 形容点画刚劲遒媚。唐欧阳询《用笔论》云:“刚则铁画,媚若银钩…”。


    银钩虿(chai4)尾: 比喻钩画的一种用笔技法。银钩,指丁、亭、宁等字的钩画;虿尾,指乙、也等字的末笔。书写这类笔画,先应驻锋蓄力而后挑出,可获笔短意长、凝注有力的效果。


    绵里裹针: 又称“绵里藏针”、“绵里裹铁”。比喻字体笔画肉丰见骨,外柔内刚。宋苏东坡尝自谓:“余书如绵里裹铁。”明谢缙称:“东坡丰腴悦泽,绵里藏针。”


    担夫争道: 原谓狭窄道上,担夫相遇,争道而行,虽各不相让,但能闪避得法,顺利而过。比喻书法上结构布白,偏旁组合,承上起下,流畅奇致,进退参差,张弛迎让,协调有神。  《新唐书·张旭传》云:“旭自言,始见公主担夫争道,又闻鼓吹,而得笔法意,观倡公孙舞\'利器\',得其神。”


    计白当黑: 白,指字里行间的空白;黑,指书写的笔画。比喻书法上字的结构和通篇的布局要疏密相宜,虚实相协,切忌平板呆滞。黑白措置得宜,点画结构疏密有致,才能产生良好的艺术情趣。清邓石如称:“字画疏处可使走马,密处不使透风,常计白当黑,奇趣乃出。”


    蚕头燕尾: 蚕头,指横画用裹锋起笔,状如蚕头;燕尾,指捺画收笔出锋处分叉,状如燕尾。又作“蚕头马尾”。

 

    蚕头雁尾: 比喻隶书的横画起笔和横波收笔。长画起笔时,回锋隆起,形如蚕头;横波收笔时,顿笔斜起,形如雁尾。

    一波三折: 一笔之中有三折笔势,语出晋王羲之《题卫夫人<笔阵图>后》:“宋翼……潜心攻迹,每作一波常三过折笔。”指写捺笔的笔法,起笔束紧,颈部提起,捺处铺开,呈波折状,犹如水流自高处而下,穿涧而行,故以“一波三折”作比。

 

责编:福建书法